下周(6月30日-7月2日),葡萄牙辛特拉将迎来一场牵动全球市场的“央行峰会”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、日本央行总裁植田和男、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及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将罕见同台,共同应对特朗普执政五个月来的政策飓风26。
核心议题:贸易关税连锁反应、中东冲突推升油价波动、政策不确定性对通胀与增长的“双重绞杀”。
紧迫性:这是鲍威尔与拉加德自2024年论坛后的首次公开对话,恰逢全球货币政策陷入停滞的敏感节点2。
1. 关税引爆全球贸易塌方
美国自损:世行预计美国2025年GDP增速腰斩至1.4%(原预测2.3%),墨西哥等依赖对美出口国增速骤降至0.2%5。高盛警告,若“对等关税”持续3-5个月,美国衰退概率将飙升至35%1。
全球波及:经合组织(OECD)下调全球增长预期至2.9%,直言“贸易壁垒将导致下半年全球贸易停滞”10。
2. 政策不确定性窒息企业命脉
就业市场恶化:美国6月失业率恐突破4.3%,内华达州失业率达5.6%,续申失业救济人数飙至197.4万(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)4。企业因关税规划困难,裁员激增、招聘冻结4。
投资冻结:OECD首席经济学家佩雷拉指出:“消费和投资双降,经济活动指标全面下滑”10。
3. 通胀与增长的“不可能三角”
滞胀幽灵浮现:关税推升进口成本,高盛预测2025年底美国核心PCE通胀达3.5%,远超美联储2%目标,而GDP增速仅1%1。
央行困局:降息抗衰退?抑或加息压通胀?鲍威尔坦言:“自由贸易逻辑合理,但美联储只能被动应对关税影响”7。
当前全球货币政策陷入罕见停滞,五大央行步调高度一致:
深层矛盾:若美国6月就业报告(7月3日发布)显示失业率超预期升至4.3%,新增岗位仅11.3万(四个月最低),美联储降息压力将剧增24。
1. 最优解:联合施压白宫
世行呼吁各国“主动降低关税差距”,避免贸易战螺旋升级5。若特朗普关税减半,全球增长或小幅回升。
2. 次优解:差异化政策对冲
欧日策略:欧元区通胀反弹(法国0.8%、西班牙2.2%)或促使欧央行提前结束降息;日本推迟加息,利用日元避险属性缓冲冲击210。
新兴市场:大宗商品国受价格下跌冲击,需财政刺激托底5。
3. 最坏情景:各行其是引发货币混战
若美国单边加码钢铁关税至50%,各国可能竞相贬值货币,重演1930年代“以邻为壑”悲剧10。
本次论坛或成全球经济政策分水岭:
短期看数据:美国PCE通胀(6月28日公布)、非农就业(7月3日)将决定美联储是否转向降息28。
长期看政治:特朗普关税法律战持续(国际贸易法院驳回→上诉法院恢复),政策反复放大市场波动10。
技术变量:AI生产力革命或成“曙光”,但需以全球降低贸易壁垒为前提10。
警示之言:正如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吉尔警告:“若不迅速纠正方向,对生活水平的损害可能极深,发展中世界正沦为‘无发展区’”5。
▎结语
辛特拉会议桌前的五位央行行长,手握全球经济命运的密钥。当政治狂澜撞击货币铁闸,他们的选择将决定世界滑向滞胀深渊,或是穿越风暴的航向。而7月4日美国“关税大限”的倒计时滴答声,正为这场巅峰对话敲响背景音110。
数据来源:世界银行、经合组织、高盛、美国劳工统计局、欧洲央行论坛议程及多家国际金融机构预测
Contact With Us